“全長三角造”機器人、汽車連接器智能工廠、大模型技術應用展現(xiàn)出的“硬核科技”感讓人眼前一亮;10萬噸級整機運輸船、可容納5246人的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等一批高端裝備的突破令人驚艷;“入海”潛心研究,“上天”聚力探索,既有對科學問題的深度追問,又有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創(chuàng)新……
在生機盎然的初夏之時,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跟隨“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采訪團來到上海采訪時發(fā)現(xiàn),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當下,上海正在發(fā)生令人驚喜的新變化。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深入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孕育和形成的戰(zhàn)略機遇期,上海聚焦“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在這里,無數建設者正用智慧和汗水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其中不乏一朵朵“鏗鏘玫瑰”,她們斗志昂揚,颯爽英姿不讓須眉。
建設國之重器 服務國之所需
位于長江口長興島的上海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是上海振華重工最大的生產基地,其0號海工碼頭被稱為“岸橋的萬博館”,記者在這里看到了一排排將發(fā)往全球不同港口的五顏六色、不同規(guī)格的岸橋。在這些“鋼鐵巨人”的背后,有一位“鐵娘子”以看似瘦小的臂膀肩負著大國重器制造的使命擔當,她就是上海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副總經理、全國五一巾幗標兵、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周亞芬。
1995年,周亞芬就加入上海振華重工,近三十年如一日,將自己的工作生活與上海振華重工的發(fā)展使命融為一體。“我和每一位振華人一樣,把工廠當成自己的家?!敝軄喎艺f。
從一開始負責質量檢驗工作,到后來負責生產管理,周亞芬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產品放在第一位。“項目主要結構的焊縫已經完成多少米、產品進展到什么程度、面臨什么問題、什么時候裝船,我都十分清楚?!遍L興分公司大約5.5公里的岸線,周亞芬基本每天都要走一個來回,以便掌握生產進度。2017年完成港珠澳大橋沉管接頭最后焊接,實現(xiàn)水下管道全部貫通;2021年打造“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港岸橋”項目。周亞芬在崗位上堅守和奉獻的同時,也見證了上海振華重工從站穩(wěn)腳到走出去,從跟隨到超越引領的民族品牌的崛起,也見證了中國制造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
“我們用高質量履約打造出值得信賴的世界品牌。”周亞芬十分自豪。上海振華重工港口岸橋產品連續(xù)27年保持全球市場份額第一,自2008年起全球市場占有率始終保持在70%左右。近年來,上海振華重工加快推動傳統(tǒng)港機主業(yè)轉型升級,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對傳統(tǒng)碼頭的賦能,提出包括硬件、軟件等在內的自動化碼頭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周亞芬看來,自動化的實現(xiàn)能打破許多限制,讓更多像她一樣有志于高端裝備制造行業(yè)的女性撬動起更廣闊的天地。
(中國婦女報 2024-6-5 程瀏可)